近日,在昆山锦溪镇计家墩理想村,8 位民宿业主接过了《昆山市旅游民宿备案登记证明》,这标志着昆山民宿审批权下放至乡镇后,首批备案登记证明诞生。这一举措,不仅为昆山民宿业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,更为整个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。
这张淡黄色证书意义非凡。它意味着昆山民宿行业从此迈向规范化轨道,告别了以往因标准不明、监管不清而导致的发展困境。对于民宿业主而言,持证上岗既是一种认可,更是一种责任与督促。正如一位获得备案证的民宿业主所说:“持证不是终点三叶草策略,而是起点,为今后争取申报全国甲级民宿打下更好基础。”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,规范管理能够提升整体服务质量,增强市场竞争力,吸引更多游客,促进民宿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昆山民宿备案制改革并非偶然。近年来,随着 “乡村美学经济” 的兴起和农文旅商 “四融合” 的推进,民宿业蓬勃发展。锦溪镇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前期规划,民宿数量已占昆山全市总量的六分之一,成为民宿最密集的区域之一。然而,在发展过程中,民宿业主们也面临着诸多困惑,其中备案登记申请标准不明确成为了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堵点。在此背景下,《关于促进苏州旅游民宿规范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》和《昆山市旅游民宿规范发展实施办法》的出台恰逢其时,为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。锦溪镇积极响应,迅速行动,整合多部门力量,组建旅游民宿综合管理小组,通过 “告知承诺制” 替代前置审批,为 “民宿备案” 开辟了绿色通道。
此次改革不仅是政策的落地,更是地方政府主动作为、勇于担当的体现。锦溪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候选人吴涧鑫通过 “换位跑一次” 行动,深入计家墩理想村,倾听民宿业主的需求和意见建议,为改革 “踩足油门”“设好路标”。相关部门也积极配合,针对审验遇到困难的民宿,“一次性” 给出整改意见和建议,助力民宿规范运营。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更是主动上门,为业主讲解业务申请流程和所需材料,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。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务实的工作作风,值得点赞和推广。
昆山民宿备案制改革的成功实践,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。在推动民宿业发展的过程中,各地应因地制宜,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政策措施,加强部门协作三叶草策略,形成工作合力。同时,要充分倾听业主和消费者的声音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不断优化服务,提升管理水平。只有这样,才能让民宿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,为人们创造更多的 “诗与远方”。(袁福荣)
明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